3D打印是当下铸造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

发布时间:2017-11-27

3D打印是当下铸造企业发展趋势,智能制造必将取代传统制造制造业的模式

中国的铸造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,中铸协预测到2020年铸造企业将减少至1.5万家以内,铸件总产量达到5500万吨,铸件产值约7000亿元的规模。占企业总数量30%的铸造企业(约4500家)的铸件产量将会达到铸件总产量的80%以上。球墨铸铁(包含蠕墨铸铁)占铸铁产量的比例将由2014年的37%提高到42%左右,铝、镁等轻合金的铸件产量将由13%提高至20%左右。到2020年,我国的铸造综合能耗将比2015年下降10%,废砂利用率进一步提高,年铸造废砂再生量达到300万吨以上。而3D打印在其中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,3D打印技术能迅速将设计创意转变为实物,尤其擅长复杂结构的制作,便于设计师与客户和企业团队有效沟通,有助早期设计验证,并降低错误成本。


1、铸造案例

传统铸造方式:


设计模具——>开模、混砂——>翻吵、压实——>浇注成型——>抛丸打磨——>装配检测


以汽车发动机缸体及缸盖为例,耗时:5-6个月,费用高达100-200万元左右,如改模甚至要设计模具,耗时更长。

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:

以汽车发动机缸体及缸盖为例,耗时:1-2个月(首件2周),费用10万元左右,如需改模,可通过计算机修改数据再做即可,节省模具费用。


2、3D打印零件及砂型图片

传统铸造方式不仅耗时耗费人工,而且废品率高,难以保证形状完整及紧实度。

而现代3D打印技术则可以保证模具造型完全一致,外观平整,致密度高,外观及整体质量优于传统铸造方式,大大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,表面光洁度,降低了铸件缺陷,废品率,从而节省了更多成本。

同样以难度较高,造型复杂的较大型铸件发动机缸体为例,可以看出成品的外观整洁,减少了夹砂,砂孔等铸件问题。以下请欣赏3D打印铸件及砂型图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