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长征五号带3D打印上天了,这个技术到底有多钢?

发布时间:2020-05-09

据央视网消息: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5月5日在海南文昌基地发射成功,长征五号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,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。个头比长征五号矮了约3米、重量轻了约20吨,但长征五号B的力气更大,一次能送超过22吨的东西,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。

与以往不同的是,此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飞船试验船上搭载了一台“3D打印机”, 这是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。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。

登上太空的3D打印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,安装在了实验船返回舱之中,飞行期间,该系统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,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。

打印的图像可实时传回地球,打印件有两个,一个是蜂窝结构,另一个是CASC航天的标志。

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当前国内外航天器结构的主要材料,密度低、强度高,开展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,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、发展空间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。

3D打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加强连续纤维3D打印满足了工业制造中高强度零部件的按需生产需求,且能完成复杂结构的快速优化和生产。因此被我国航天、军工、医疗、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先锋广泛应用于测试阶段及零部件生产。既可保证产品强度,又能自由设计及优化产品结构,最重要的是按需生产的灵活性和保密性极大满足生产者的需求。

华融普瑞和奥地利HAGE合资成立的哈格三维公司的HAGE3D打印机,可完成增强纤维的打印,同时还有超大尺寸打印、金属非金属一体打印、材料开源等优势。从2019年引入中国,已经为中国众多用户提供服务,服务领域涉及航天、汽车、科研等领域。


同时,我们还拥有打印纯铜、工具钢、模具钢等金属材料的能力,并有户外3D打印能力,可应用于武器装备领域的快速维修保障及各种户外作业时使用,组装快捷、应用灵活。


总之,3D打印技术对于生产制造的参与度越来越高,制造方式和灵活性、及时性正在快速发生变化 ,3D打印已经上天了,未来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不可估量,不做旁观者,参与其中与新技术一起冲浪。